2016-09 至 2022-12 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 导师:宋爱国教授
人机共融型灵巧肌电假肢是一种通过检测残肢电生理信号控制义肢手、并将义肢感知信号反馈给使用者的智能测控系统,是国际学术领域的研究热点。自2016年起开始从事相关技术的研究,并围绕假肢机构设计、肌电信号解码、感知信号重建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与攻关,在与截肢残疾用户的日常学习、工作、生活全过程深度合作中积累了广泛的临床经验。该方向涉及电生理信号采集与处理、感知反馈重建等关键技术攻关,是我国仪器仪表学科的重要前沿研究领城,代表性研究成果和特色亮点有:
1. 研发了融合肌电控制与感知反馈的人机共融型灵巧假肢测控系统,为可靠解码前臂运动意图、准确反馈假肢多模态传感信息提供了必要软硬件支持。
2. 提出了残肢手势自标注方法和人机互适应闭环肌电控制方法,有效提升了肌电控制可靠性;探索性开展基于高密度肌电的灵巧手指运动识别工作,为多自由度连续肌电解码关键技术提建立起可靠数据集。
3. 提出了基于空间音频渲染技术的环境信息感知方法和基于震动触觉反馈、力反馈的假肢闭环控制方法,解决了假肢感知信息不足的问题,提升了人机共融感。
欢迎对神经接口技术、力触觉传感技术、仿人灵巧手控制技术感兴趣的同学联系,开展论文发表和机器人研发工作。
1. 2024年: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领域全国优秀博士论文
2. 2024年:东南大学优秀博士论文(省优博论文提名)
3. 2024年:获国际康复辅具竞赛CYBATHLON 2024 假肢组冠军
4. 2021年:在世界机器人大赛——共融机器人挑战赛第一阶段中,分获二、三等奖
5. 2019年:获“HRG博实杯”首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
获世界机器人大赛共融机器人挑战赛最佳人机接口奖
![]() 胡旭晖
讲师
电话:N/A
电子邮箱:michael.xuhui.hu@seu.edu.cn
办公地址:四牌楼校区中心楼336室
邮编:210096
教育经历
2016-09 至 2022-12 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 导师:宋爱国教授
工作经历
2023-01 至 2025-02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博士后
科研方向
人机共融型灵巧肌电假肢是一种通过检测残肢电生理信号控制义肢手、并将义肢感知信号反馈给使用者的智能测控系统,是国际学术领域的研究热点。自2016年起开始从事相关技术的研究,并围绕假肢机构设计、肌电信号解码、感知信号重建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与攻关,在与截肢残疾用户的日常学习、工作、生活全过程深度合作中积累了广泛的临床经验。该方向涉及电生理信号采集与处理、感知反馈重建等关键技术攻关,是我国仪器仪表学科的重要前沿研究领城,代表性研究成果和特色亮点有: 1. 研发了融合肌电控制与感知反馈的人机共融型灵巧假肢测控系统,为可靠解码前臂运动意图、准确反馈假肢多模态传感信息提供了必要软硬件支持。 2. 提出了残肢手势自标注方法和人机互适应闭环肌电控制方法,有效提升了肌电控制可靠性;探索性开展基于高密度肌电的灵巧手指运动识别工作,为多自由度连续肌电解码关键技术提建立起可靠数据集。 3. 提出了基于空间音频渲染技术的环境信息感知方法和基于震动触觉反馈、力反馈的假肢闭环控制方法,解决了假肢感知信息不足的问题,提升了人机共融感。 欢迎对神经接口技术、力触觉传感技术、仿人灵巧手控制技术感兴趣的同学联系,开展论文发表和机器人研发工作。
联系方式
办公电话:N/A
邮箱:michael.xuhui.hu@seu.edu.cn
办公地址:四牌楼校区中心楼336室
暂无教学工作。
主持项目情况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62303453, 基于运动-感知双向调控的灵巧神经义肢手人机共融方法研究, 2024-01-01 至 2026-12-31, 30万元, 在研、主持。 2. 江苏省卓越博士后计划揭榜领题科研攻关项目JB23135 基于类皮肤柔性电子技术的人机共融智能神经义肢手2023-05-01至 2025-05-01 30万,结题、主持。 3. 广西自动检测技术与仪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YQ24205 面向神经义肢手的人机互适应肌电解码方法 2024-07-01至2026-01-01 4万,在研、主持。 参与项目情况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面上项目, 62173090, 手部康复机器人仿生刚柔耦合运动机理与控制方法研究, 2022-01-01 至 2025-12-31, 59万元, 在研、 参与。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面上项目, 62173089, 闭环自适应干预神经肌肉控制策略的机器人辅助上肢训练方法研究, 2022-01-01 至 2025-12-31, 59万元, 在研、参与。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面上项目, 61873066, 扑翼机器人仿生集群运动多通道感知与交互机理和控制方法研究, 2019-01-01 至 2022-12-31, 67万元, 已结题, 参与。 4. 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重点项目,肌电假肢感知反馈系统研发,2022/11-2024/04,项目骨干成员,750万元,已结题, 参与。 5. 中央军委科技委国防科技创新快速响应小组(深圳),助盲肌电假肢系统研发,2020/03-2020/08,项目骨干成员,50万元,已结题, 参与。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融机器人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支持项目,91648206 生机电一体化灵巧假肢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2017/01-2020/12,项目骨干成员,300万元,已结题, 参与。 7.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云端融合的人机交互技术研究,基于表面肌电信号的人机交互接口研究,2017/01-2020/12,项目骨干成员,1000万元,已结题, 参与。 8. 中国科学技术馆横向需求项目,基于双目视觉的主从灵巧手控制系统研发,03/2019 – 06/2019,项目骨干成员,12万元,已结题, 参与。 第一作者论文1. X. Hu et al., Bridging Human-Robot Co-Adaptation via Biofeedback for Continuous Myoelectric Control.IEEE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Letters, 2023(中科院 机器人学 2区 TOP IF:5.2) 2. X. Hu et al., StereoPilot: A Wearable Navigation Assistance Robot for BVI using Spatial Audio Rendering.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Systems and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 2022(中科院 康复医学 1区 IF:4.8) 3. X. Hu et al., Robust Continuous Hand Motion Recognition using Wearable Array Myoelectric Sensor.IEEE Sensors Journal, 2021(中科院 仪器仪表 2区 TOP IF:4.3) 4. X. Hu et al., Finger Movement Recognition via High-Density Electromyography of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Hand Muscles. Scientific Data, 2022(中科院 综合性期刊 2区 IF:5.8) 5. X. Hu et al., Intuitive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for Blind Amputees Assistance using Spatial Audio Render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Medical Robotics and Bionics, 2022(医疗机器人知名刊物 IF=3.7) 6. X. Hu et al., Real-Time Continuous Hand Motion Myoelectric Decoding by Automated Data Labeling.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2020(机器人领域旗舰会议) 7. 胡旭晖等. 基于力触觉感知与电刺激反馈的灵巧假手. 机械工程学报, 2019 (卓越期刊,EI) 8. 胡旭晖等. 基于表面肌电图像的灵巧假手控制系统. 控制理论与应用, 2018. (EI ) 9. 宋爱国,胡旭晖等. 智能肌电控制假手研究进展.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中文核心,导师一作) 授权专利1. Multi-dimensional Surface Electromyogram Signal Prosthetic Hand Control Method Based 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2. 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多维表面肌电信号假手控制方法 3. 一种基于手势识别的仿人灵巧肌电假手控制方法 4. 一种支持云端融合的假手感知机构及系统 5. 一种多自由度肌电假手控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6. 多模态信息引导环境感知的肌电假肢系统及环境感知方法 1. 2024年: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领域全国优秀博士论文 2. 2024年:东南大学优秀博士论文(省优博论文提名) 3. 2024年:获国际康复辅具竞赛CYBATHLON 2024 假肢组冠军 4. 2021年:在世界机器人大赛——共融机器人挑战赛第一阶段中,分获二、三等奖 5. 2019年:获“HRG博实杯”首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 获世界机器人大赛共融机器人挑战赛最佳人机接口奖
欢迎对神经接口技术、力触觉传感技术、仿人灵巧手控制技术感兴趣的同学联系,开展论文发表和机器人研发工作。(目前暂无硕士招生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