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研方向
本学科面向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主战场,以解决我国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中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关键技术为目标。本学科科研特色显著,为我国舰船导航技术、硅微惯性仪表技术、海洋与空间探测技术、卫星定位与土地测量技术、遥操作机器人技术、康复助残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机器人传感与控制技术研究面向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核电安全与核化反恐,以及助老助残康复领域的重大需求,开展遥操作机器人的传感、控制、人机交互等共性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同时面向健康中国战略,围绕穿戴式生命体征监测开展智慧医疗与医学人工智能研究。
惯性基组合导航系统是以惯性导航(完全自主的导航手段)系统为核心,其他导航系统或技术辅助惯性导航系统的组合导航系统,相对与传统导航具有更高精度,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舰船导航、智能交通等海陆空天领域。
微惯性系统与器件研究面向国家关键领域应用需求,围绕信息领域核心技术与特色工艺突破,开展智能微纳传感器、高精度MEMS陀螺仪与加速度计、NV色心量子陀螺仪等前沿技术与产业应用研究。
空间信息与导航定位研究面向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主战场,开展综合PNT体系、北斗卫星导航、空间信息与导航定位等理论研究和技术攻关,并在智慧城市(智慧机场)、时空大数据、自然资源管理等行业进行产业化应用研究。
车辆动载体感知、导航及控制研究方向,围绕交通强国战略,开展智能车辆的导航感知与控制、智能车路系统、交通应急处置智能化技术、现代汽车电子与测试技术、虚拟现实及物联网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是国内最早开展车辆等动载体测控技术研究的单位之一,曾研发出国内多个首台(套)测控测评设备。
“纳米机器人”是机器人工程学的一种新兴科技,它根据分子水平的生物学原理为设计原型,设计制造可对纳米空间进行操作的“功能分子器件”。纳米机器人的设想,是在纳米尺度上应用生物学原理,发现新现象,研制可编程的分子机器人。
二、科研队伍
学院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基地建设为保障,通过精心规划和努力建设,学院现有专职教师67人,全职博士后8人。其中教授41人、副教授33人、讲师10人。教师队伍中有CJ讲席教授1人、CJ青年学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XX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 人、国家“XX计划”教学名师1人、江苏省特聘教授1人、江苏省教学名师1人、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1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4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6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3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人、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12人、江苏省双创人才2人,学院另有东南大学首
三、科研成果
学院科研综合实力强,五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国家863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防重点型号项目、国防预研项目、国防创新特区项目、921载人航天工程项目、省部项目等300多项,以及横向合作项目90多项,近三年来,年均科研经费到款6000万元以上,其中近60%为纵向科研经费到款。
先后研制成功舰船挠性陀螺仪、磁浮陀螺仪、硅微加速度计以及舰载捷联惯导系统,并装备在我国**各类先进战舰上与航母上;攻克了隧道、山地情况下的卫星高精度定位问题,研制成功基于GPS/PDA技术的国土资源调查监测系统,解决了我国土地实时高精准监测的难题,在全国十三个省市的土地管理部门推广应用,为各级政府实现对国土资源精细化实时化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针对我国核化反恐的急需,突破了大范围复杂环境下移动机器人实时遥操作控制的难题,研制成功高机动小型核化探测遥操作机器人,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和封锁,并装备我国防化部队、秦山核电站、核反应堆工程等,并先后承担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3年亚青会、2014年南京青奥会等重大活动的安保任务,取得了重大的社会效益,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军事频道、科技频道和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广泛报道;研制的航天员在轨操作力测量系统安装于我国“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中,并于2016年9月发射升空,在轨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我国助老助残公益事业,经过近十年的攻关,研制成功多种力触觉感知肌电控制智能假肢与远程化的肢体康复训练机器人,在我国丹阳假肢厂有限公司、钱景康复器械有限公司等实现了产业化,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近五年来,本学科的科研成果先后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3项;日内瓦国际发明特别金奖1项、金奖3项、银奖3项等。
2024年3月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