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科知多少”第四期 | 宋爱国:新时期仪家学科发展与成就

编辑:李嘉懿审核:李嘉懿发布时间:2022-04-29浏览次数:550

01 人物介绍

宋爱国,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江苏省特聘教授东南大学首席教授,电仪控制学部主任。


02 采访内容

Q1 进入2000年以来,学院各项事业取得了重大发展,学科排名从全国第11名升至第9名,再升至第4名。您能给我们讲讲咱们学院是如何一步步取得这些突破的吗?

宋:我们大力进行教学改革,同时围绕人才培养,把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以及实践环节的建设作为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支撑点。当时成效比较显著。取得了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课程也成为了省级精品课程,有四本教材成为省级优秀教材。经过不断的努力,建成了省级教学基地和国家级教学基地教育部的重点实验室B类的科研基地江苏省的重点实验室。第三次学科评估,学科排名达到了第五位,30%的本科生在各类省级以上竞赛中获奖。

同时也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奖2016年第四轮学科评估排名达到了第四名,2017年、2018年也获得了2次国家级的科技成果奖,并于2018年拿到国家级教学成果的二等奖,如今学科排名已升至全国第四。


Q2 人们常说咱们仪科人,能上天,能入海,天宫二号,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辽宁舰都有我们仪家人的身影,您能给我们讲讲这些故事吗?

宋:我们学院的这个学科,最早是做机械相关的事业,当时我们称为人机交互遥操作机器人。在航天方面,当时我们国家的863计划增加了航天的领域,而我在读博士时候选题就针对航天里面的空间机器人,一个逆反馈,一个逆时延控制,大时延控制。所以博士一毕业,在做博士后期间,因为国家的空间机器人计划刚刚实施,刚好看到我们的论文,发现东南大学在做空间机器人的研究,所以就把指南下到东南大学了。

正是由于这个,我们开始逐步进入了航天领域,以空间机器人为主,就是从863计划开始,一直做到预研,一直做到型号,所以我们在航天领域,得到了航天五院航天一院等工作单位高度认可,包括中国航天员中心。我们给他解决了技术问题,而且我们研制的装备,包括我们机器人在航天上得到广泛应用,从实验7号卫星机器人,到嫦娥3号月球车,一直到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到今年429号发射的空间站天和号核心舱上面的机器人技术和力传感技术都是我们团队几十年努力,在这领域面向航天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取得成果的一些典型应用,同时也包括我们未来的火星探测,小行星探测还有彗星的探测。


Q3
 您觉得哪两个关键词最能概括我们仪家人的特质?

宋:想用两个词来形容我们仪家人的优点还是比较困难的,如果一定要用两个词来形容的话,我觉得一个是团结拼搏,第二个是乐于奉献,我觉得这两个词是反映我们仪家人最主要的特点的两个词。


来源:东大仪科公众号